作者: 深圳市昂洋科技有限公司发表时间:2025-07-22 14:23:58浏览量:23【小中大】
国巨贴片电阻的焊接热冲击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阻值显著漂移,但可能引发电极焊接处裂纹或焊锡层疲劳,间接影响电阻的长期可靠性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1、阻值漂移的直接原因:
阻值漂移通常由电阻膜厚度不均、膜层与电极接触不良、电阻体材料老化或过电应力(如大电流冲击)导致。在焊接热冲击过程中,若电阻体未受直接损伤(如烧毁或膜层破裂),阻值变化率一般较小,符合行业标准(如AEC-Q200测试中阻值变化可接受)。
2、热冲击的潜在影响:
电极焊接处裂纹:当温度剧烈变化时,PCB基板(如FR-4)与陶瓷基板的热膨胀系数(CTE)差异会导致焊锡层反复伸缩,可能引发疲劳裂纹。裂纹会破坏电极与焊盘的连接,导致电阻值增大或开路,但这一过程属于机械失效,而非阻值本身的漂移。
焊锡层应力集中:若焊锡层较薄或电极设计不合理(如电极间距过长),热冲击会加剧应力集中,进一步增加裂纹风险。例如,1206及以上大尺寸电阻因体积较大,更易受此影响。
3、行业测试与解决方案:
测试标准:AEC-Q200要求贴片电阻在-55℃至125℃间循环1000次,阻值变化需在允许范围内。国巨等厂商的产品通常需通过此类测试,确保热冲击下阻值稳定性。
设计优化:为减少热冲击影响,可采用以下措施:
选用1206及以下小封装电阻,缩短电极间距;
使用长边电极电阻或倒装贴片电阻,增强焊锡层应力吸收能力;
采用圆柱型MELF电阻,其圆弧转角可分散应力;
在电极层中增加柔性物质,缓冲热膨胀差异。
4、实际应用中的风险:
若焊接工艺不当(如预热温度不足、焊接时间过长)或电阻选型不合理(如大功率电阻未选用倒装结构),热冲击可能导致焊锡开裂或电阻体损伤,间接引发阻值异常。但此类问题属于可靠性失效范畴,需通过优化工艺和设计规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