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深圳市昂洋科技有限公司发表时间:2025-04-25 14:01:42浏览量:4【小中大】
贴片磁珠作为EMI滤波的核心元件,其阻抗特性直接影响高频噪声抑制效果。由于磁珠的阻抗随频率呈现非线性变化(通常在100MHz~1GHz范围内阻抗值相差百倍以上),传统万用表无法满足测量需求。本文结合行业实践与标准规范,系统阐述贴片磁珠阻抗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技术要点。
一、磁珠阻抗特性基础
1. 等效电路模型
磁珠可等效为电阻(R)与电感(L)的串联结构,其阻抗值Z计算公式为:
Z=R2+(2πfL)2
其中,电阻分量R由磁芯铁损主导,电感分量L由磁芯磁导率决定。高频时(>100MHz),铁损主导的电阻分量占主导地位,阻抗呈现纯电阻特性。
2. 频率-阻抗特性曲线
典型磁珠的阻抗-频率曲线呈现"低频低阻抗、高频高阻抗"特征。例如,村田BLM18AG601SN1磁珠在100MHz时阻抗为600Ω,而到1GHz时可能超过1200Ω。选择磁珠时需重点关注目标抑制频率点的阻抗值。
二、阻抗测量方法
1. 网络分析仪法(标准方案)
设备要求:矢量网络分析仪(VNA)或阻抗分析仪(如Keysight E4991B)。
测试步骤:
校准:使用SOLT(短路-开路-负载-直通)校准件进行2端口校准。
夹具设计:采用50Ω同轴传输线夹具,夹具电长度需<λ/20(λ为最高测试频率波长)。
频点扫描:设置起始频率10MHz,终止频率1GHz,扫描点数≥1000点。
数据记录:导出S参数(S21),通过公式转换得到阻抗值:
Z=50×1−S111+S11
典型测试结果:0805封装的磁珠在100MHz时阻抗实部约550Ω,虚部<30Ω。
2. 信号发生器-示波器法(简易方案)
设备要求:信号发生器(带宽≥1GHz)、示波器(带宽≥500MHz)、50Ω负载电阻。
测试步骤:
搭建测试电路:信号源→磁珠→负载电阻→示波器。
输入正弦波信号,频率从1MHz逐步升至1GHz,步进10MHz。
记录输入电压Vin与负载电压Vout,计算插入损耗:
IL=20log10(Vout/Vin)
通过公式反推阻抗:
Z=50×(10−IL/201−1)
误差分析:该方法受限于示波器带宽,高频段(>500MHz)测量误差可达±20%。
3. TDR时域反射法(高频特性分析)
适用场景:评估磁珠的瞬态阻抗特性(如脉冲噪声抑制)。
测试原理:通过阶跃信号激励,测量反射系数Γ,计算特征阻抗Zc:
Zc=Z0×1−Γ1+Γ
典型应用:在USB 3.0(5Gbps)电路中,使用TDR验证磁珠在2.5GHz处的瞬态阻抗是否符合<150Ω要求。
三、测量注意事项
1. 夹具去嵌入技术
由于测试夹具存在寄生参数(电感约0.5nH/mm,电容约0.1pF/mm),需采用去嵌入算法消除影响。例如,使用TRL(直通-反射-线)校准法,可将测试精度提升至±5%。
2. 温度补偿
磁珠的磁导率随温度变化显著,典型温度系数为-1000ppm/℃。建议测试环境温度控制在25±2℃,或使用高精度恒温箱进行补偿。
3. 电流偏置影响
当磁珠通过电流>额定电流的30%时,磁芯可能出现饱和现象,导致阻抗下降。例如,TDK MMBZ1608N102B磁珠在通过500mA电流时,100MHz阻抗从1000Ω降至750Ω。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
1. 电源噪声抑制
在DC-DC转换器输出端使用BLM18PG121SN1磁珠(120Ω@100MHz),通过阻抗分析仪实测其工作阻抗为115Ω(偏差<4.2%),成功将100MHz噪声电压从120mV降至35mV。
2. 高速信号完整性
在PCIe 4.0(16Gbps)电路中,选用BLM21PG221SN1磁珠(220Ω@1GHz),TDR测试显示其瞬态阻抗为215Ω,有效抑制了1.5GHz处的串扰噪声。
贴片磁珠的阻抗测量需结合高频测试设备与科学的校准方法。网络分析仪法作为行业金标准,可实现±2%的测量精度;而信号发生器-示波器法适用于研发快速验证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重点关注磁珠的频率-阻抗特性曲线、温度稳定性及电流偏置效应,通过精准测量与合理选型,确保EMI滤波效果满足设计要求。